新闻动态
为了普及科学知识,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了解全国科普日活动,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。进一步让孩子们了解身体的奥秘,青少年宫的老师们精心你准备了本次活动。本次活动通过探索人体,孩子初步了解了骨骼的名称和作用。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。教师出示骨骼照片,引发幼儿兴趣。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词语——骨骼。
初步认识人体的支架-骨骼及骨骼的名称。幼儿通过前期经验准备知道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呢,人体骨骼大致分为头骨、躯干骨、四肢骨三个部分。教师在实践操作中为小朋友们准备人体骨骼模型和双脚钉,方便小朋友们动手操作,进一步探索人体骨骼的秘密。
小朋友按照顺序把骨骼模型用双脚钉连接起来。
在这个过程中,了解人体是由许多骨骼组成的,人的骨骼是承担着支撑、运动、保护作用的,它分布在全身各部位,支撑着身体,保护内部器官,同时由肌肉、关节等组织“帮忙”,进行着各种活动。假如没有骨骼,人体就成了一堆肉,当然什么也做不了,生命也就停止了。最后,小朋友们将人体骨骼模型拼接好后,说出各部分骨骼的名称,并讨论如何保护骨骼。接着孩子们参观了科普活动室,并动手操作一些科普器材,从中学习科普知识。
科普小知识
全国科普日,即2003年6月29日,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正式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,为在全国掀起宣传贯彻落实《科普法》的热潮,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。自此,中国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。 从2005年起,为便于广大群众、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,活动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,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。